足球比分,即时比分

图片
当前位置:
  • 工作动态
  • 文字:
    保护视力色:
    【宁波日报】我市提前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,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%——一滴水,折射出乡村振兴美好图景
  • 来源:宁波日报
  • 时间:2020-10-20 10:31:09
  • 阅读:
  • 一滴水,可以映照千万农民的生活品质;一滴水,可以折射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。

    由于村庄海拔高、山塘集雨库容量少、高山密林间建筑材料无法运输、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等原因,我市不少农村人口长期面临供水季节性不足等饮用水难题。

    自2018年实施“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”以来,我市各区县(市)相关部门通力合作,打响了农村饮用水攻坚战,让50余万农村人口实现了从“喝上水”到“喝好水”的转变。

  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我市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也到了收官之时。统计显示,截至今年9月底,我市已累计完成52.16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达标提标任务,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%、省定标准达标率100%、农村供水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覆盖率100%。

     

    在实现城乡同质供水上下功夫

    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,鄞州是全市第一个完成农饮水达标提标工程的区县(市)。以横溪镇金峨片饮水安全提升工程为例,通过探索建立村级水站多水源联网联调供水模式,对片区内具备供水功能的6座小型水库、山塘进行整合,相互调配的“抱团”供水模式,打破了固有的行政区域概念,让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。此举覆盖了片区内4个村1.2万余人,日供水量达4100吨。

    “我们克服了地处水系末端,村级水站水源单一、制水工艺简单、日常管理粗放、消毒影响口感等实际困难,着力解决村级水站供水人口的供水保证率和水质问题,在扩大乡镇水厂对农村人口供水覆盖的同时,加强村级水站的规范化、标准化改造,将‘一般有水喝’提升到‘一直喝好水’。”鄞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,该区通过扩大乡镇水厂供水范围、提标改造村级水站和并网、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护机制等方式,全面实现了大管网供水。

    和鄞州一样,奉化、海曙、宁海、余姚等地也在实现城乡同质供水上下足了功夫。在奉化区,过去3年共建设了60个乡村水站,这些水站绝大部分将配备余氯、浊度等自动化监测系统,24小时在线监测水站设备运行情况,同时确保出水水质满足106项指标要求;在宁海县,建设了多个无菌检测室,水站的进出厂水增加了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余氯等农村饮用水指标的日常检测,让村民喝上“放心水”;在海曙区,为确保村民喝到与城里人相同品质的水,相关部门创新设备工艺,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不锈钢双筒式重力式过滤器、不锈钢制一体化净水装置等设备,还通过絮凝、沉淀、过滤等工艺净化水质,降低出厂水的浊度……

    “全市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,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已经达到93.5%,一些偏远地区的村民喝上了自来水,而且自来水的品质和城里人喝的一样。”朱江平说,这轮农饮水达标提标行动惠及的52.16万农村人口中,目前保守估计已有14万人口被纳入城市集中供水管网,剩下的38万人口通过乡村水站供水,这些水站中有相当一部分采用了最先进的第三代净水工艺——超滤膜处理技术,可动态监测水质、水温、pH值、浊度等指标。

     

    让农村群众有水喝、喝好水

    金秋时节,走进海拔500多米的海曙区章水镇赤水供水站,茂林修竹掩映着黛瓦黄墙,宛如一座乡土公园。72岁的赤水村村民徐友华拧开了水龙头,清泉“哗哗”奔流而出,捧汲一口,清凉甘甜。

    “9月30日,赤水供水站正式通水。这意味着,以后不论是刮台风还是下大雨,村民再也不用喝山塘里的‘黄泥汤’了。”章水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的王海涛说,10月底前,新建的赤水供水站将全线贯通,引自周公宅水库的水,经过净化、消毒后,将被送到赤水村、字岩下村的1182名村民家中。

    今年9月,慈城镇北部山区供水管网工程完工,实现了通水到村。随着英雄水库旁的通水阀门正式开启,慈城的山区群众用上了盼望已久的自来水。“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,喝上放心水、安全水了!”慈城镇南联村是第一个全部完成通水到户的村子,看着清亮亮的自来水流出,村民们围在大阀门旁拍照留念。为保证山区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用水安全,让南联、五联等村实现城市大管网系统供水,广大建设者抢时间、抓进度、保质量,累计铺设输水管道20余公里,完成村内供水管网约62公里,历时仅半年就实现了通水到村。

    面对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我市坚持防疫复工两手抓,顶住了时间紧、任务重的巨大压力,努力实现让农村群众有水喝、喝好水的目标。早在1月7日,我市就召开了全市农饮水达标提标工作现场会,通报2019年工作进展,部署2020年工作任务。受新冠疫情影响,部分工程存在进度滞后现象,市水利局加强检查、督导与协调,帮助各区解决实际困难。同时,该局采用电话抽查、现场检查、暗访等方式,加强农饮水工程监管。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,终于在绿水青山间建起了一座座智能水厂(站),条条新式管道纵横交错,汩汩清流被送入千家万户。

    “通过本轮达标提标行动,目前,我市农村水质达标率、供水保证率和达标人口覆盖率均达到省定标准要求,省定标准达标率100%。”市水利局水务设施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朱江平介绍。统计显示,自2018年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开展以来,我市各区县(市)结合当地特色,打造了518个小而美的乡村水厂或者水站。这些水站既承担着农村人口的供水任务,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。

     

    长效化管护保证可持续发展

    除了高质量建设农饮水“硬件”,也要高标准配齐农饮水“软件”,实现长效化管护、常态化运维、可持续发展,真正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。

   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经过3年的建管结合,各区县(市)因地制宜,逐步摸索出了一些特色管理方式。在余姚,通过实施“四色预警”加快达标提标工程建设,按绿、黄、橙、红四色进行分类管理,对橙色和红色项目落实专人专班,加强要素保障、优化审核流程,确保工程建设提速。在宁海,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,创新推行了“1+1”捆绑建管模式,通过将2019年项目与2020年项目相结合,将乡镇积极性最高、条件最优、保障最有力、准备最充分的2020年项目提前至2019年同步启动,形成抢抓进度的良性竞争局面。在奉化,制定了农村水站运维“五环”监管机制,从水站面貌、值岗巡查、运行台账、出厂水质、供水保证率5个环节12个要素明确了监管流程,对水站运维进行精细化监管,取得了较好成效,截至9月中旬,全区已有33座水站移交物业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,水站出厂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%。

    为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各地农饮水达标提标工作,市水务设施管理中心组织“党员惠农服务先锋队”深入农村、深入基层,围绕群众关心的水费收缴、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开展帮扶活动。在走访中,先锋队成员倾听基层单位和群众诉求,多次为农村水站运行和施工建设出谋划策。海曙区章水、龙观、横街三地位于高山密林区域,海拔高差大、密林间无路可走,水站施工难度可想而知。“今年夏季,高海拔、高扬程和高温天构成了高山水站的‘三高体质’,跟人一样,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是要命的,马虎大意不得。”海曙区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说,为彻底解决材料运输难题,市水务设施管理中心党员先锋队和他们一起实地勘察、集思广益,先是利用骡马驮运工地所需的砂石建材,后来又按照索道的工作原理,安装了“卷扬机吊篮”,大大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。

    统计显示,目前我市农村供水主要分为城市水厂、乡镇水厂和村级水站三种形式,覆盖480万人口。全市农村千人以上供水工程140个,已全部实行收费,工程水费收缴率100%,实收水费收缴率99%;千人以下工程378个,工程水费收缴率100%,实收水费收缴率99.4%。同时,各地建立健全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,落实责任主体、管护经费、管护制度,农村供水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覆盖率达到了100%。